“检察+综治”打造家门口“解忧驿站” 无锡新吴区探索检察服务新路径
“检察+综治”打造家门口“解忧驿站” 无锡新吴区探索检察服务新路径
“检察+综治”打造家门口“解忧驿站” 无锡新吴区探索检察服务新路径
原(yuán)标题:“检察+综治”打造家门口“解忧驿站”无锡(wúxī)新吴区探索检察服务新路径
□ 本报记者 罗莎(shā)莎
□ 本报通讯员 张文(zhāngwén)碧
“这下解决了根本问题,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下了。”近日,家住(jiāzhù)江苏省(jiāngsūshěng)无锡市新吴区(wúqū)的张先生专程来到新吴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,向入驻中心的12309检察服务分中心值班干警反馈小区接地线(jiēdìxiàn)修复情况。
一年前,张先生居住的小区多栋住宅楼内电箱接地保护(bǎohù)线被盗,且长期未能修复,安全隐患大。抱着试一试的心态,张先生向建在家门口的12309检察服务分中心反映(fǎnyìng)了情况(qíngkuàng)。
依托新吴区人民检察院“一窗受理、内部分办、协同(xiétóng)履职(lǚzhí)”的检察便民服务机制,这一(zhèyī)线索被迅速分流至新吴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(bùmén)。经过分析研判,新吴区检察院向相关街道制发检察建议,建议其督促物业管理部门尽快修复接地线。街道及时摸排受损情况(qíngkuàng)、开展全面修复,切实保障居民用电安全。
《法治日报》记者了解到,2023年4月,新吴区检察院在新吴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设立12309检察服务分中心,实施“一站式”联动解纷(jiěfēn)工作(gōngzuò)法,把依法办理(yīfǎbànlǐ)涉法涉诉信访事项、法治化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、拓宽法律监督线索来源渠道、提供(tígōng)法律咨询等职能向基层延伸(yánshēn)。
12309检察服务分中心构建了全流程、系统化、闭环式信访矛盾多元化解(jiě)工作机制,发挥新吴区检察院“善治新吴”刑事(xíngshì)和解(héjiě)工作室作用(zuòyòng),探索公益律师代理首次刑事申诉,引入调解员、听证员、心理咨询(xīnlǐzīxún)师,采取公开听证、检调对接等方式有效化解矛盾,共对10余起轻伤害案件开展刑事和解工作,促成和解6起,以情法(qíngfǎ)融合共治模式,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。
为进一步延伸触角,2023年9月,新吴区检察院在辖区6个街道综治中心(zhōngxīn)设立检察联络点,在法治宣传、线索移送、矛盾化解等方面开展深入融合(rónghé)共建。为加强“检察+综治”有序衔接,2024年12月,新吴区检察院又与(yǔ)各街道综治中心会签《共同做好社会(shèhuì)治理工作的联络协调机制(jīzhì)》,规范案件流转、细化责任分工(fēngōng)、明确协作事项,真正将检察服务驿站建到群众“家门口”。
新吴区检察院充分发挥综治中心连接街道、社区优势,优化“检察+”联动协作,以12309检察服务分中心为核心,融合法院、公安、司法行政和信访等职能单位建立(jiànlì)“一核多元”多调联动机制(jīzhì),强化检察院与综治中心、与其他基层力量的(de)衔接联动协作,让化解(huàjiě)时间更短、范围更广(gèngguǎng)、效果更好。机制建立以来,新吴区检察院收到各街道综治中心移送线索10余件,积极参与(jījícānyù)前端(qiánduān)化解和解,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前端、解决在首办环节。
2021年8月,张某(zhāngmǒu)驾驶电动自行车在下班途中摔倒受伤,治疗(zhìliáo)花费3万元。交警部门认定张某负(mǒufù)全部责任,人社局作出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。张某不服提起诉讼。一审、二审、再审均驳回其诉讼请求。
张某(zhāngmǒu)年近六旬,受伤后(hòu)无法恢复劳动,且社保未缴足无法领取退休金,2023年10月,无奈的她向12309检察服务分中心求助。检察机关受理后,随即(suíjí)调阅全部交通事故材料,开展模拟实验,模拟事发(shìfā)时行驶路径、停靠过程,最终确定张某确负全部事故责任。
为进一步释理说法,新(xīn)吴区检察院召开公开听证会,邀请(yāoqǐng)民事行政联络员、熟悉交通事故认定及工伤认定的律师、电动自行车从业人员等参与。通过出具交通事故材料、播放模拟实验视频,细致解读法律规定(guīdìng),多方劝解,最终消除了(le)张某关于事故责任认定的疑虑,张某撤回监督申请,行政争议(zhēngyì)得到圆满化解。
检察机关入驻综治中心,将法律监督职能下沉到社会治理(zhìlǐ)最前沿,提前介入信访(xìnfǎng)、民事纠纷、轻微(qīngwēi)刑事案件(xíngshìànjiàn)等,综合运用检察建议、公开听证、检调对接等方式,推动矛盾化解关口前移,减少信访上行和诉讼增量。同时,综治中心汇聚各类社会治理信息,检察机关能够更快捷掌握行政执法、治安管理(zhìānguǎnlǐ)、民生问题等方面的线索,增强立案监督、侦查活动监督、公益诉讼、民事支持起诉等工作(gōngzuò)的精准(jīngzhǔn)性,更直接回应群众诉求。
据了解,新吴区检察院将持续强化与区、各街道综治中心的(de)协同联动,深度融入基层(jīcéng)社会治理(zhìlǐ)工作,持续探索创新检察服务方式与路径,真正让检察官走到群众家门口、将检察工作做到群众心坎(xīnkǎn)上,高质效履行好“矛盾化解和协同推动社会治安风险(fēngxiǎn)防控”的检察职责。(罗莎莎 张文碧)


原(yuán)标题:“检察+综治”打造家门口“解忧驿站”无锡(wúxī)新吴区探索检察服务新路径
□ 本报记者 罗莎(shā)莎
□ 本报通讯员 张文(zhāngwén)碧
“这下解决了根本问题,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下了。”近日,家住(jiāzhù)江苏省(jiāngsūshěng)无锡市新吴区(wúqū)的张先生专程来到新吴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,向入驻中心的12309检察服务分中心值班干警反馈小区接地线(jiēdìxiàn)修复情况。
一年前,张先生居住的小区多栋住宅楼内电箱接地保护(bǎohù)线被盗,且长期未能修复,安全隐患大。抱着试一试的心态,张先生向建在家门口的12309检察服务分中心反映(fǎnyìng)了情况(qíngkuàng)。
依托新吴区人民检察院“一窗受理、内部分办、协同(xiétóng)履职(lǚzhí)”的检察便民服务机制,这一(zhèyī)线索被迅速分流至新吴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(bùmén)。经过分析研判,新吴区检察院向相关街道制发检察建议,建议其督促物业管理部门尽快修复接地线。街道及时摸排受损情况(qíngkuàng)、开展全面修复,切实保障居民用电安全。
《法治日报》记者了解到,2023年4月,新吴区检察院在新吴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设立12309检察服务分中心,实施“一站式”联动解纷(jiěfēn)工作(gōngzuò)法,把依法办理(yīfǎbànlǐ)涉法涉诉信访事项、法治化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、拓宽法律监督线索来源渠道、提供(tígōng)法律咨询等职能向基层延伸(yánshēn)。
12309检察服务分中心构建了全流程、系统化、闭环式信访矛盾多元化解(jiě)工作机制,发挥新吴区检察院“善治新吴”刑事(xíngshì)和解(héjiě)工作室作用(zuòyòng),探索公益律师代理首次刑事申诉,引入调解员、听证员、心理咨询(xīnlǐzīxún)师,采取公开听证、检调对接等方式有效化解矛盾,共对10余起轻伤害案件开展刑事和解工作,促成和解6起,以情法(qíngfǎ)融合共治模式,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。
为进一步延伸触角,2023年9月,新吴区检察院在辖区6个街道综治中心(zhōngxīn)设立检察联络点,在法治宣传、线索移送、矛盾化解等方面开展深入融合(rónghé)共建。为加强“检察+综治”有序衔接,2024年12月,新吴区检察院又与(yǔ)各街道综治中心会签《共同做好社会(shèhuì)治理工作的联络协调机制(jīzhì)》,规范案件流转、细化责任分工(fēngōng)、明确协作事项,真正将检察服务驿站建到群众“家门口”。
新吴区检察院充分发挥综治中心连接街道、社区优势,优化“检察+”联动协作,以12309检察服务分中心为核心,融合法院、公安、司法行政和信访等职能单位建立(jiànlì)“一核多元”多调联动机制(jīzhì),强化检察院与综治中心、与其他基层力量的(de)衔接联动协作,让化解(huàjiě)时间更短、范围更广(gèngguǎng)、效果更好。机制建立以来,新吴区检察院收到各街道综治中心移送线索10余件,积极参与(jījícānyù)前端(qiánduān)化解和解,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前端、解决在首办环节。
2021年8月,张某(zhāngmǒu)驾驶电动自行车在下班途中摔倒受伤,治疗(zhìliáo)花费3万元。交警部门认定张某负(mǒufù)全部责任,人社局作出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。张某不服提起诉讼。一审、二审、再审均驳回其诉讼请求。
张某(zhāngmǒu)年近六旬,受伤后(hòu)无法恢复劳动,且社保未缴足无法领取退休金,2023年10月,无奈的她向12309检察服务分中心求助。检察机关受理后,随即(suíjí)调阅全部交通事故材料,开展模拟实验,模拟事发(shìfā)时行驶路径、停靠过程,最终确定张某确负全部事故责任。
为进一步释理说法,新(xīn)吴区检察院召开公开听证会,邀请(yāoqǐng)民事行政联络员、熟悉交通事故认定及工伤认定的律师、电动自行车从业人员等参与。通过出具交通事故材料、播放模拟实验视频,细致解读法律规定(guīdìng),多方劝解,最终消除了(le)张某关于事故责任认定的疑虑,张某撤回监督申请,行政争议(zhēngyì)得到圆满化解。
检察机关入驻综治中心,将法律监督职能下沉到社会治理(zhìlǐ)最前沿,提前介入信访(xìnfǎng)、民事纠纷、轻微(qīngwēi)刑事案件(xíngshìànjiàn)等,综合运用检察建议、公开听证、检调对接等方式,推动矛盾化解关口前移,减少信访上行和诉讼增量。同时,综治中心汇聚各类社会治理信息,检察机关能够更快捷掌握行政执法、治安管理(zhìānguǎnlǐ)、民生问题等方面的线索,增强立案监督、侦查活动监督、公益诉讼、民事支持起诉等工作(gōngzuò)的精准(jīngzhǔn)性,更直接回应群众诉求。
据了解,新吴区检察院将持续强化与区、各街道综治中心的(de)协同联动,深度融入基层(jīcéng)社会治理(zhìlǐ)工作,持续探索创新检察服务方式与路径,真正让检察官走到群众家门口、将检察工作做到群众心坎(xīnkǎn)上,高质效履行好“矛盾化解和协同推动社会治安风险(fēngxiǎn)防控”的检察职责。(罗莎莎 张文碧)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